【精華】實踐報告作文三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實踐報告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踐報告作文 篇1
調查人: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
關于大學生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報告
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趨頻繁,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漸漸統一化,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而注重外來節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4月1日的“愚人節”、12月25日的“圣誕節”等西方國家節日在中國變得相當流行,而中國傳統的節日像農歷5月初5的“端午”等節日卻被我們中國人淡化了。就此問題,我對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學生做了關于中國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現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 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并隆重舉行的,比如說“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中國傳統節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說出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
二. 當代大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了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大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于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說完全摒棄,也不能說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兩者的融合,對于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三. 大學生熱衷外國節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xx的心理導致部分大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大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鉆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于中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xx,熱衷于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對象。
四. 調查中出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調查時與部分大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大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1. 建議給中國傳統節日重新“易名”
極少部分大學生由于對西方國家的過度崇拜,竟然給部分中國傳統節日加上一個類似于西方節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國情人節”,更令人無語的是有人建議將“清明節”改名為“中國鬼節”。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認”中國有些傳統節日
部分人認為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換以后,是節日就應該有假期,可是中國的很多節日都沒有放假時間,這樣一來,他們覺得這些節日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從而忽視甚至不承認那是中國傳統節日。他們表示這樣的節日猶如“食而無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 保護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在調查中,少量大學生對韓國申報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這一事件表示義憤填膺,他們認為中國人民應注重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對于20xx年韓國申報中國的“端午節”為他們的節日這一事件,我們應該予以重視,對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重視,保護中國傳統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六. 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這是由于對我國文化知識及傳統觀念的缺乏而導致的。我希望當代在校大學生能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了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七. 附錄
由于我的調查時口頭形式的,所以沒有統計初詳細的數據,該報告只是反映了調查中出現的顯著問題,故不能作為有力的論據。
實踐報告作文 篇2
上海香港廣場香港大廈四樓的迪廳自開業以來就十分的火爆,大年初三晚上依然是熱鬧非常。從電梯口到迪廳口的一百米長廊上,站滿了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有的在等待買票,有的在買化妝面具,真正是人聲鼎沸!越貼近迪廳口,天搖地動的感覺也就越來越明顯,想要逃的欲望也就越來越強。場內一片漆黑,四處彌漫著嗆人的白色煙霧,熒光燈在黑暗中涂抹每個人的面頰,空氣中穿梭著單一的節奏,時不時夾雜些揪心的嘶叫,整個人群在共震中上下起伏。這里有各個年齡階層的人,有各個社會階層的人,在這里,每個人都毫無顧忌的搖啊擺啊 ,這里沒有人會嫌你胖,嫌你瘦,嫌你難看,嫌你窩齪。每個人都撕下了自己的面具,任心情放蕩。
在這個三千多平方米的空間里到處都是人,兩個舞場四百平米的地方,按一平方米四人算,至少也要近兩千人。整個場內近四千人,從外貌來看,90%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10%是三十至四十的中年人。從衣著來看,有白領,有學生,也有社會青年,各色人物皆有。
青年人始終是追趕潮流的先鋒,近幾年來,吃“外國飯”成了一種時尚。什么肯得雞啊,麥當勞啊,大街上可謂是五花八門了。單上海一條南京路就有十幾家麥店、肯店,且家家生意興隆,日日爆滿,可想而知整個大上海又會有多少家這樣的店呢?又會有多少顧客呢?這些店有良好的服務質量,有斟密的經營策略,經營者們善于捕捉不同人群的心理,他們特意為孩子們準備了很多玩具,只要來吃就會有玩具,而且這里環境幽雅,從而吸引了不少青年男女,節假日來此一聚。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這些漢堡之類的事物在國外被稱為“垃圾食品”,那么對于其風靡的局面,對于其消費的人群,中華民族良好的民族身體素質是否會有所到之處影響,實是令人置疑。
俗話說的好“技不壓人”,在消極釋放自己之后,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年輕人始終是年輕人,有使不完的精力和永遠自信的心。
他,叫徐強,上海第一醫科大學成 人班20xx級的學生,赤峰診所的牙科醫生,現住上海南市區面筋弄。在外人看來,他所擁有的一切,實是很讓人羨慕的了。但是,誰猜的到,就在四年前,這個二十四歲的大學生還只是一個技校畢業生,蘭州光學儀器廠的一名小小的職工。五年的社會經驗使他深深的明白了一點,那就是——沒有知識是不行的。于是他在***幫助之下,重新拾起了課本,為了在上海站住腳,真正的為自己爭得一片天空,他跟著媽媽學起了醫,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的,他白天上班,晚上學習,整整一年的時間,他堅持不懈的努力,20xx年他終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夢寐以求的大學。現在的他白天要上班,晚上要上學。我問他,他的閑暇生活是怎么安排的,他說:“學習啊!我們班共一百多人,大家都是想多學點知識才聚到一起的,雖然我們都不小了,但是同樣,大家還是都希望自己是班里最好的,每個人都暗暗的使著一把勁。大家的閑暇生活就是學習,學習是很快樂的事,只有‘學的好,才能生活的好’”。
無論城市還是在農村,在科技興農的今天,在“定單農業”出現,農業生產趨向企業化的今天,無數的“有識之士”都重新拾起了書本,走進了校園。知識是學不完的,我們要讓中華五千年深邃的歷史文化瑰寶,在這新科技的今天大放異彩。
人們放棄了以往那種一天到晚躲在太陽底下的生活。其實,不單是年輕人,上海的老年人大學近年來也是越來越熱鬧了,老人們可以在這里學音樂、學畫畫、學鋼琴、學跳舞,業余生活是越來越精彩了。老,籌建起了老年人樂隊,老年時裝隊,老年京劇茶館,這“夕陽”是越來越紅了。我在火車上遇到了一對從青島到上海旅游的老年人,老人們似乎察覺了我對他們存在的疑問,那位老大爺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從前,有兩個婦人,一個是外國婦人,一個是中國婦人。這個外國婦人欠了中國婦人的錢,在她們去世前,外國婦人把錢還給了中國婦人。中國婦人說‘我終于拿回了我的錢’,而外國婦人說‘我終于花完了我的錢’,之后兩個人都咽了氣......。”
中國婦人貧苦了一生,有了錢卻死去了,而外國婦人有了中國婦借給她的錢,享受了一生,最后是無撼而去的。一個還錢,一個得到錢,得錢的卻遠沒有還錢的過的有意義,還是用老人的一句話總結一下吧!那就是——只有懂得如何花錢才會懂得如何掙錢!
節假日出游,同樣是現代的一種時尚,在緊張的.忙碌之后,放松一下精神,以便更好的頭入工作,更好的掙得生活的效益。都市人向往大自然的幽雅和寧靜,追求一種原始的感覺,帶孩子老區看看,即體驗了生活,又起到了教育的目的,更是放松了身心。農村的人們如今收入高了,生活好了,眼光遠了,也開始注視世界了,希望多出去見見世面。每天都有上百量車次開往上海,像上海,北京,香港這么大城市每天的客流量都上百萬。于是,農村出外打工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他們又是怎么度過他們的閑暇生活的呢?
在從煙臺去往上海的2584次列車上我認識了幾個幾個不同階層的“打工者”,當我問他們他們的閑暇生活時,公司代理人陳駿說:“我的閑暇生活屬于別人,每天從早到晚圍著客戶轉,晚上的時間同事們總是拉著一起消遣,即使不喜歡還是要去,說白了,就是第二天的熱身戰”,他還說他現在已經是百毒不侵,返樸歸真了,對于他的人生,似乎除了無奈外,別無其它了。
鄭勇騰,潮州永嘉人,在山東周村“咪咪”制衣廠打工。他說他出來三個月,直到昨天,也就是大年二十八晚上三點多,他才完成了那似乎永遠做不完的三百條褲子。三個月里,他不停的做,可是趕完了三百,又出來了五十,趕完了五十,又出來了三十,在老板手里的褲子總是會莫名其妙的少了好多。他一邊說一邊笑,但誰也聽的出他話里的無奈。他說:“我也沒有什么閑暇生活”。
難道“打工者”們對于一切的感慨僅僅就只有無奈嗎?
在上海火車站二樓,上海——青島的2106次火車第八侯車室里,我看見了這樣一幕,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懷抱一畸形男嬰,跪地乞討,起狀實是讓人同情,可候車室的管理人員卻毫無愛心的將其趕走了。后來聽了候車室的清潔人員說才知道,原來她懷里的并不是嬰兒。這個“嬰兒”已經四十多歲了,這種人和侏儒一樣,腦部有缺陷。“她是來上海打工的,每逢節假日她就跑來騙人。這到好,今年也不知道她從哪兒弄了這么個怪物來,天天都來這兒,又騙了不少人啊”。在上海的火車站、汽車站、地鐵站到處都有這樣的“打工者”,閑了沒事兒就當起了乞丐。對此,我們也只有說一句無奈了事了!
現代的人,現代的生活,有好也有壞,有歡喜也有悲哀。不同的階層,有著不同的生活,沒有誰對誰錯,有的只是每個人內心的無奈。但是,相信有無奈就會有期待,更加渴望一份開懷。我們的生活也都會越過越好!
實踐報告作文 篇3
假期來了,我還能像以前一樣來揮霍自己的時間嗎?一片葉子屬于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說意氣風發,我們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的洗禮?誰說校園里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能否不辜負他人的期望,為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作為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來深受學校的高度重視。
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期間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煉才干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多年來,社會實踐活動已在我校蔚然成風。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于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煉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于社會
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后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并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基礎上
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范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為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這個假期我沒有選擇自己所學的專業去實踐,而是在一個親戚開的電腦配件柜臺幫忙賣貨,過的十分充實。在此次實踐過程中我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闊視野、了解社會、深入生活、回味無窮。也對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的電腦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入。社會實踐作為廣大青年學生接觸社會、了解國情、服務大眾的重要形式,對于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次假期實踐我以善用知識,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實踐能力,豐富假期生活為宗旨,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
雖然在這假期我沒有在我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我感覺我懂得了太多的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假期實踐增強了我的辦事能力交往能力,叫我懂得錢來之不易,叫我懂得人要打拼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實踐報告作文】相關文章:
實踐報告05-21
實踐報告11-06
社會實踐實踐報告09-22
暑期實踐調查報告實踐報告03-20
實踐報告作文3篇02-10
實踐報告作文九篇03-26
【精選】實踐報告作文4篇12-22
精選實踐報告作文三篇03-26
精選實踐報告作文4篇01-30
社會實踐報告實踐小結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