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wwwsex国产精品,亚洲性色永久网址,亚洲免费三区,91小视频在线播放,国产精品无码VA日韩欧,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九九色在线视频

老子的名言

時(shí)間:2024-12-29 22:25:26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老子的名言15篇(推薦)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名言吧,名言是人們在實(shí)踐中的經(jīng)驗(yàn)教訓(xùn)的提煉和總結(jié)。你知道都有哪些類型的名言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子的名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老子的名言15篇(推薦)

老子的名言1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推重有賢才的人,免得人民競爭;不看重難得的貨物,也就無人偷盜;不使人看見可以引起欲的東西,民心也就不會(huì)被攪亂)–––––––老子消除紛爭的辦法不是制定規(guī)則,進(jìn)行引導(dǎo),而是消除人們的欲望,返回蒙昧?xí)r代。

  3、治人事天莫若嗇。

  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5、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6、為無為,則無不治”(按無為的原則辦事,沒有不成功的)–––––––君無為,臣民有為,所以“無不治”。老子真是高明、詭秘的人!

  7、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8、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9、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0、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結(jié)束時(shí)象開始時(shí)那樣謹(jǐn)慎,于是就不會(huì)把事情搞壞。因此,圣人的欲望就是沒有欲望,不看重貴特的物品;圣人的學(xué)問就是不學(xué),以補(bǔ)救眾人的過錯(cuò))–––––––“不欲”、“不學(xué)”與現(xiàn)代文明、市場經(jīng)濟(jì)是背道而馳的。

  11、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道規(guī)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規(guī)律,輕取妄動(dòng),其結(jié)果必兇)–––––––所謂“!保褪恰暗馈,就是欲取先予,欲張反斂,以反達(dá)正等謀略,老子深為諳之。

  12、正復(fù)為奇,善者為妖”(正常隨時(shí)可能變?yōu)榉闯,善良隨時(shí)可能變?yōu)檠酰┄C––––––老子善于辯證地看問題,他認(rèn)為好可能變成壞,善可能變成惡,所以,用不著死守是非善惡。

  1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shí)其腹,弱其志,強(qiáng)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4、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5、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16、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1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18、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19、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此類似于市場經(jīng)濟(jì)的思想可惜很少有人能理解,歷代統(tǒng)治者只知擾民,只知私欲膨脹,老百姓怎么能富裕、樸素呢? 16、“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中國人于瑣事有防患于未然的本領(lǐng),但于防止政治侵害、腐敗,保護(hù)自己的人權(quán)方面卻沒有這樣的智慧。

  20、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在人治社會(huì),人權(quán)、個(gè)人財(cái)產(chǎn)權(quán)皆不受保護(hù),災(zāi)禍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勸戒世人韜光養(yǎng)晦,功成身退。

  21、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2、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3、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由于世人的無知,所以他們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難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著粗衣,卻懷揣著美玉)–––––––中國的.圣人是神秘莫測、窮困潦倒的。

  24、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dòng)善時(shí)。夫唯不爭,故無尤。

  2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6、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报C––––––中國人有點(diǎn)小聰明,于是統(tǒng)治者竭盡心智折騰老百姓,何知摒棄個(gè)人智能,發(fā)揮法治、市場的作用?

  2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jiān)強(qiáng)。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jiān)強(qiáng)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qiáng)則滅,木強(qiáng)則折。強(qiáng)大處下,柔弱處上。

  29、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3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3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dú)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qiáng)字之曰道,強(qiáng)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33、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qiáng)。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qiáng)。

  34、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天下清明,則把戰(zhàn)馬用作施肥種田;天下動(dòng)亂,則盤馬彎弓,流血郊原)–––––––中國治亂循環(huán),沒有人想到“天下有道”中的問題。

  35、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3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7、六,言多必失

  38、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9、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40、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41、四,功遂身退

  4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44、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45、治大國若烹小鮮。

  46、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47、什么是寵辱若驚呢?無論受到寵愛或受到侮辱,都要把它當(dāng)成重大的事情,重視起來,敏銳地覺察其中的危險(xiǎn)和機(jī)遇,而不得意或沮喪。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要清楚被人寵幸,說明自己是在下位,即使得寵,每日也心驚肉跳,戰(zhàn)戰(zhàn)兢兢;等失去寵愛,遭到侮辱,又會(huì)疑神疑鬼,感到驚恐慌亂,這就叫寵辱若驚。

  48、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說,圣賢高人處事應(yīng)當(dāng)以無為為要領(lǐng),教化人民應(yīng)當(dāng)以不言為準(zhǔn)則)––––––––無為成為絕對的準(zhǔn)則,就不對了。人文科學(xué)新定律:現(xiàn)代社會(huì)既要無為(市場經(jīng)濟(jì)),又要有為(實(shí)行法治)。

  4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50、將欲翕(合上)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將要收起它,必須暫且張開它;將要削弱它,必須暫且增強(qiáng)它;將要廢棄它,必須暫且興起它;將要?jiǎng)儕Z它,必須暫且給出它)–––––––以柔克剛,欲取反予,這是典型的中國智慧。一方面表現(xiàn)了我們的聰明,另一方面又表現(xiàn)了國民的狡詐。

  51、圣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5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53、善用人者為之下。

  54、九,福禍兮伏

  55、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56、和大怨,必有馀怨;報(bào)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57、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58、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59、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后,必有兇年”–––––––中國乃戰(zhàn)爭之國,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為每一朝代興起、每一次接班人之爭的必然。中國人幾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權(quán)平穩(wěn)過渡的辦法,這是我們的智力的缺陷。

  60、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xì);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xì)。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6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人間真理被廢棄,才會(huì)出現(xiàn)仁義道德;民智得以開啟,罪惡也就產(chǎn)生了)–––––––仁義道德是亂世的產(chǎn)物,罪惡是智慧的產(chǎn)物,這種說法雖然有道理,但現(xiàn)代文明之世也還是需要道德、智慧,只不過需要的是自主的道德、人性的道德,是大的治國智慧,而不是封建的道德,小的陰謀詭計(jì)的智慧。

  63、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的名言2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yù)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7、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xué)無憂。

  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9、俗人昭昭,我獨(dú)昏昏。俗人察察,我獨(dú)悶悶。

  10、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11、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2、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1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1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dú)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qiáng)字之曰道,強(qiáng)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1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的名言3

  1、天之道損有余而補(bǔ)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3、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5、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6、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8、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1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12、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3、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4、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15、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16、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7、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20、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1、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

  22、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3、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4、良買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5、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2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jiān)。

  27、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28、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29、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

  30、反者道之動(dòng),弱者道之用。

老子的名言4

  1、治大國,若烹小鮮。

  2、解釋:天下人都知道怎樣才算美,這是壞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樣才為善,這是惡事。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yù)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6、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7、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8、解釋:各小國之間踮腳可望,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來。

  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10、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1、解釋:做天下的難事,一定要從做易事開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從做小事開始。

  12、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15、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16、解釋: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勛不沒;不自高自大,所以成為民眾之長。

  17、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8、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9、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

  2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dú)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qiáng)字之曰道,強(qiáng)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23、解釋:道產(chǎn)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質(zhì),宇宙原始混沌物質(zhì)分裂成陰陽對立的兩個(gè)方面,陰陽對立的兩個(gè)方面產(chǎn)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產(chǎn)生千差萬別的事物。

  24、解釋:可以說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稱,不是永恒的名稱。

  25、解釋:所以說,圣賢高人處事應(yīng)當(dāng)以無為為要領(lǐng),教化人民應(yīng)當(dāng)以不言為準(zhǔn)則。

  2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7、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29、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30、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1、解釋: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棱角;最貴重的.器物,總是最后制成;最大的聲音,恰恰是沒有什么聲音;最大的形象,看來反而無形。

  32、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33、解釋:了解別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的人才是強(qiáng)者。

  3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35、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36、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jìn)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

  3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輕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

  38、三十幅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40、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

  4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

  42、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43、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44、禍兮福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45、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46、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7、解釋:從事學(xué)問,知識(shí)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識(shí)要天天減少。減少了再減少,最后達(dá)到無為,雖然無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48、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49、解釋:最圓滿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會(huì)敗壞;最充實(shí)的好似空虛,但它的用處不會(huì)窮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彎曲,最靈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辯的好似口齒木訥。

  50、一你可以理解成太極,二你可以理解成陰陽,三你可以理解成陰陽相合的產(chǎn)物,萬物都是陰陽相合產(chǎn)生的,所以萬物都有陰陽兩面,而萬物喜陽,因?yàn)殛枮樯鷼鉃檎龤,陰為死氣為邪氣,自然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就是對陰陽產(chǎn)萬物的一個(gè)總稱。

  51、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5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3、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54、解釋:表現(xiàn)出單純,執(zhí)著于樸素,減少私心,去除欲望。

  55、解釋:知足則不會(huì)遭到羞辱,知道適可而止則不會(huì)遇到危險(xiǎn)。

  56、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

  57、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58、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59、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60、解釋:善于走路,不留痕跡;善于言談,無可指謫。

  61、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dòng)善時(shí)。夫唯不爭,故無尤。

  62、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63、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xì)也夫。我有三寶

  6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5、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66、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6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

老子的名言5

  《道德經(jīng)》第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道德經(jīng)》第四十九章:“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道德經(jīng)》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八章:“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shí),不居其華!

  《道德經(jīng)》第一十七章:“信不足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道德經(jīng)》第二章:“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經(jīng)》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dòng)善時(shí)!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經(jīng)》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道德經(jīng)》第五章:“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八章:“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八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道德經(jīng)》第六十四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老子的名言6

  1、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4、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

  5、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xì);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

  6、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權(quán)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好于膏,布袍暖于狐貉,編民不讓王公!樽哉\

  7、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8、是的,窮人的花園里不僅有花草,而且還有仁慈之心和滿足之情、寧靜的心境和勞累的歡快。——瑪·霍伊特

  9、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0、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1、她雙手勾上他的肩,紅唇抵住他耳垂,吐氣如蘭,勾魅出男人的三魂七魄全飄到半空中各自暈陶陶的吹奏仙樂順便嗑***、High到日月無光,幾乎不知足下十八層地獄生成怎么個(gè)模樣!

  12、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清朝軍事家、政治家曾國藩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聃

  14、當(dāng)我們膽敢作惡,來滿足卑下的希冀,我們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們自己!勘葋

  15、我相信,自我的滿足就是每天感覺自己的薪水一分一毫都是自己流血流汗賺來的!?yuàn)W貝納

  16、搔癢,特別是用手,是人的天性中一種舒心的滿足感!商

  17、人只有在不斷追求中才能得到滿足。像愛情一樣,詩、哲學(xué)、科學(xué)的真正精神恰恰就是不斷地追求,永遠(yuǎn)站在起跑線上。——教授、哲學(xué)家、作家、文學(xué)家趙鑫珊

  18、人最大的財(cái)富,是在于無欲!徇d

  19、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20、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献印兜赖陆(jīng)》

  21、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口樂意莫生嗔。

  22、人生短短數(shù)十載,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亦舒

  23、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

  24、天地?zé)o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老子

  2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經(jīng)》

  26、在我們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們已將它消磨了一半。——赫伯特

  27、只要我有需要,我就有活下去的理由。滿足就是死亡!挷{

  28、隱隱聚若雷,噆膚不知足。晚唐文學(xué)家皮日休《蚊子》

  29、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30、好動(dòng)與不滿足是進(jìn)步的第一必須品。——愛迪生

  31、有的人終身向幻影追逐,只好在幻影里尋求滿足!勘葋

  32、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献印兜赖陆(jīng)》

  3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4、幸福屬于滿足的人們。——古希臘哲學(xué)家科學(xué)家亞里士多德

  35、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36、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獜堄⒃堵斢(xùn)齋語》

  37、發(fā)現(xiàn)新事物和作出新發(fā)現(xiàn),是很大的滿足。——伏爾泰

  38、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3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0、男子只要有人奉承,使他的驕傲與欲望獲得滿足,就極容易上當(dāng);而富于幻想的藝術(shù)家更容易受騙!▏枷爰遥膶W(xué)家羅曼·羅蘭

  41、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老子

  42、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43、幸福有它的兩重性:一方面在于福至心靈,時(shí)來運(yùn)至……另一方面,也是最實(shí)際的方面,就是知足常樂地安度日常生活,這也就是說,頭腦清醒,不干蠢事!T塔納

  4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5、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46、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7、金錢是一種有用的東西,但是,只有在你覺得知足的時(shí)候,它才會(huì)帶給你快樂,否則的話,它除了給你煩惱和妒忌之外,毫無任何積極的`意義!**女詩人席慕蓉

  48、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道德經(jīng)》

  4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5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献

  51、一個(gè)犁牛半塊田,收也憑天,荒也憑天。

  52、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献印兜赖陆(jīng)》

  53、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54、對孩子的要求,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絕,就應(yīng)該給予滿足;如果有不答應(yīng)這種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許他耍賴。一旦拒絕,就不要改變!聡軐W(xué)家天文學(xué)家康德

  55、一雙懶惰的手并不能證明一顆滿足的心。——托·富勒

  56、要知道,人們所發(fā)現(xiàn)的,或上帝和自然之僅賜予人類的所有美好的事物、理性和全部滿足,所有快樂的感覺,都在于三個(gè)詞:健康、安寧和稱職!獖W地利哲學(xué)家卡爾·波普

  5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8、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59、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6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61、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

  62、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樂和美的滿足的東西,都具有一種奇特的教育力量!K霍姆林斯基

  63、一個(gè)人如果沒有任何阻礙,即將永遠(yuǎn)保持其滿足和平庸的狀態(tài),那么他將既愚蠢又糊涂,像母牛一樣地逸然自得!祭

  64、為人但知足,何處不安生?——蒙古帝國大臣耶律楚材

  6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老子·第四十四章》

  66、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7、輕浮和虛榮是一個(gè)不知足的貪食者,它在吞噬一切之后,結(jié)果必然犧牲在自己的貪欲之下!勘葋

  6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6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0、我相信,自我的滿足就是每天感覺自己的薪水一分一毫都是自己流血流汗賺來的。——美國廣告大師李?yuàn)W貝納

  71、所謂愛情能夠滿足一切,……只是對于情侶而言:至于夫婦,除了以蒼穹為屋頂和以綠茵地毯之處,還需要更多的一些東西的。——法國作家巴爾扎克

  72、治大國,若烹小鮮。

  73、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7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75、當(dāng)我們膽敢作惡,來滿足卑下的希冀,我們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們自己!乃噺(fù)興時(shí)期劇作家,詩人莎士比亞

  7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7、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78、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79、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經(jīng)》

  80、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81、相識(shí)與友誼的關(guān)系恰似調(diào)情之于戀愛——興奮,但卻又不滿足。——亞歷克·沃

  82、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83、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4、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李耳《江海能為百谷王》

  85、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86、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献印兜赖陆(jīng)》

  8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8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89、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90、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91、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献印兜赖陆(jīng)》

  92、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93、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shí),不居其華!献印兜赖陆(jīng)》

  94、尋常衣食隨時(shí)度,分外資財(cái)莫妄求。

  95、真正的謙卑是滿足。——瑞士哲學(xué)家阿米爾

  96、所有在自然法則指尋下的調(diào)查,最終都把目標(biāo)放在滿足肚子的需要上!⑻丶{奧斯

  9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知足者富。強(qiá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9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9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經(jīng)》

  100、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独献印

  101、成功的快樂在于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肯定,而不在于長久滿足于某件事情的完成!_曼·羅蘭

  102、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103、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献印兜赖陆(jīng)》

  104、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0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献印兜赖陆(jīng)》

  106、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

  107、我學(xué)到去實(shí)踐我所謂的——「建設(shè)性的不滿足」!绹鴱V告大師李?yuàn)W貝納

  108、"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經(jīng)》"

  10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10、知足而不貪,知節(jié)而不淫!彼坞[逸詩人林逋

  111、生活中最大的滿足就是意識(shí)到應(yīng)盡的義務(wù)。——蓋茲利特

  112、愛,不過是一種享受貪欲的和永遠(yuǎn)不滿足的熱望而已。——法國文藝復(fù)興后期思想家蒙田

  113、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

  114、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qiáng)。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qiáng)。

  115、幸福有它的兩重性:一方面在于福至心靈,時(shí)來運(yùn)至……另一方面,也是最實(shí)際的方面,就是知足常樂地安度日常生活,這也就是說,頭腦清醒,不干蠢事!聡骷荫T塔納

  116、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dòng)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17、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11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dú)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qiáng)字之曰道,強(qiáng)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119、懶于思索,不愿意鉆研和深入理解,自滿或滿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識(shí),都是智力貧乏的原因。這種貧乏通常用一個(gè)字來稱呼,這就是“愚蠢”!疤K聯(lián)作家高爾基

  120、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佚名

  121、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曾國藩

  122、以溫和寬厚的心靈去戰(zhàn)勝你們的怒氣,以謙讓去抑制憎恨之心!月手钡恼媲槿ブ浦共徽钠鄄m,以溫順滿足之心去打消貪欲吧。——印度傳統(tǒng)宗教《耆那教經(jīng)典》

  123、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老子《道德經(jīng)》

  124、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老子的名言7

  1、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2、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3、天之道,損有余而補(bǔ)不足,損不足以奉有余。

  4、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知足者富。強(qiáng)行者有志。

  7、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9、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10、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xì)。

  1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12、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3、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14、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6、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1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

  18、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返。

  19、子曰郁郁乎文哉,誠不我欺。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知足者富,強(qiá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老子的名言8

  1、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2、強(qiáng)行者有志。

  3、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谷神不死,謂玄牝。玄牝之門,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5、輕則失本,躁則失君。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6、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8、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1、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3、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粺o執(zhí),故無失。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5、善用人者為之下。

  16、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dòng)而愈出。

  17、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19、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20、治人事天,莫若嗇。

  2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2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3、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24、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5、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shí)其腹,弱其志,強(qiáng)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2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9、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3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的名言9

  1.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2.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3.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4.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5. 治大國,若烹小鮮。

  6.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7.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8.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yù)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9.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10. 甚愛必大費(fèi);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11.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2.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3.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1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5. 柔弱勝剛強(qiáng)。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6. 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17.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18.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19.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20.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1.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qiáng)。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qiáng)。

  22. 和大怨,必有馀怨;報(bào)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23.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4.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5. 谷神不死,謂玄牝。玄牝之門,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26. 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27.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28.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9.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30.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1.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2.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jiān)。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33.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34.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35. 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

  36.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37.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38.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39. 治人事天,莫若嗇。

  40.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1.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42.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jiān)強(qiáng)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43.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44. 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45. 前識(shí)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shí),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46.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兜赖陆(jīng)》第二章

  47.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48.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49.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50. 眾人皆有馀,而我獨(dú)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51.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dòng)而愈出。

  52.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53. 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54.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老子的名言10

  1、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2、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shí),不居其華麗。

  3、人無遠(yuǎn)慮,必有進(jìn)憂。

  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jiān)強(qiáng)。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jiān)強(qiáng)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5、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6、人生在世,恍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7、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肚f子?逍遙游》

  8、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9、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0、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1、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2、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13、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4、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15、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16、不以物挫志!肚f子?天地》

  17、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圣人生而大盜起!睹l篋》

  18、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19、獨(dú)善其身者,難成大事。

  20、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焉。

  2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

  2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23、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shí)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

  24、孔子,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

  25、一個(gè)人成其身也,是難以成就大事的。一般這類人,多半都是自私的,他們把自己的私心看的很重,真正能夠成就大事的人,一定是兼濟(jì)天下的。

  26、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為;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

  2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28、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29、憂喜更相接,樂極還自悲。

  3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31、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莊子·外篇·秋水》

  32、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33、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bǔ)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bǔ)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3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肚f子?養(yǎng)生主》

  3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qiáng)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36、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37、天之道損有余而補(bǔ)不足,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38、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肚f子?駢拇》

  39、治人事天,莫若嗇。

  40、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shí),不居其華。

  4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肚f子?天下》

  42、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43、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齊物論》

  44、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45、天之道損有余而補(bǔ)不足,仁之道損不足而補(bǔ)不足。

  4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47、一尺長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遠(yuǎn)也截不完。物質(zhì)可無限分割。

  48、相視而笑,莫逆于心。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0、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5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52、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3、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余;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莊子?天道》

  5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dòng)人。

  55、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56、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57、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肚f子?逍遙游》

  58、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59、不仁則害人,仁則反愁我身;不義則傷彼,義則反愁我己。

  60、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肚f子?養(yǎng)生主》

  61、節(jié)飲食以養(yǎng)胃,多讀書以養(yǎng)膽。

  6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3、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64、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

  65、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66、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67、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68、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69、凡人心險(xiǎn)于山川,難于知天。

  7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1、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7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jiān)強(qiáng)。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jiān)強(qiáng)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73、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74、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肚f子·雜篇·徐無鬼》

  7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76、老子,中國古代偉大哲學(xué)家和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

  77、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7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7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yù)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8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81、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fù)之,是之謂不以心損道,不以人助天。

  82、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

  83、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84、天地與我并存,萬物與我為一。

  85、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肚f子?天運(yùn)》

  86、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87、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xì);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8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8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娥B(yǎng)生主》

  9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91、相與于無相與,相為于無相為!肚f子?大宗師》

  92、一,莊子,戰(zhàn)國中期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道家學(xué)說的主要?jiǎng)?chuàng)始人之一。

  9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9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齊物論》

  9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96、隨意漂流,不知道有何追求;任心狂放,不知道去向何方;無拘無束,游于無窮.我又知道什么。

  97、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是為君子。

老子的名言11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知足者富。強(qiá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2、柔弱勝剛強(qiáng)。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正臣。——《道德經(jīng)》第十八章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兜赖陆(jīng)》第五章

  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qiáng)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兜赖陆(jīng)》第七十四章

  9、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兜赖陆(jīng)》第二章

  1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2、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道德經(jīng)》第六十五章

  1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yù)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4、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15、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1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dú)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qiáng)字之曰道,強(qiáng)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17、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8、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9、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2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guān)注的相關(guān)文章。

  21、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2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25、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26、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7、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2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9、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dòng)善時(shí)。夫唯不爭,故無尤。

  3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31、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32、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guān)注的相關(guān)文章。

  3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3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35、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3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7、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shí)其腹,弱其志,強(qiáng)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3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老子的`名言12

  1、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shí),不居其華。

  2、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3、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4、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5、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jiān)。

  7、大道自然,何須強(qiáng)自靜。行無求而自松,飲無奢而自清,臥無欲而自寧。

  8、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9、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10、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強(qiáng)與父,留之何用。

  11、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12、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13、大國之攻小國也,則同救之。大國之不義也,則同憂之。

  14、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15、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16、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可鯋郾卮筚M(fèi);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17、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1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dòng)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

  20、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xì)。

  21、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2、動(dòng)為靜之基;清為濁之源!

  23、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24、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5、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26、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27、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2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

  29、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

  30、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31、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

  3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33、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

  34、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35、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36、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37、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38、生而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惡淵而為善,無尤也。

  39、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40、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41、圣人無死地,智者無困厄。

  42、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4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4、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45、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4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47、反者道之動(dòng),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48、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9、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50、水至柔而至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為百谷之王,善處其下也。上善若水。

  51、良買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52、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

老子的名言13

  1、將欲取之,必先之。

  2、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shù)不用籌策;善閉無關(guān)楗而不可開,善結(jié)無繩約而不可解。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8、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9、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0、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1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13、柔弱勝剛強(qiáng)。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4、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5、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1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1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8、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19、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tái)。

  2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1、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22、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23、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24、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2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28、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29、我獨(dú)異于人,而貴食母。

  3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1、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3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33、弱之勝強(qiáng),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5、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36、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37、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3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9、甚愛必大費(fèi);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4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1、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jiān)強(qiáng)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4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43、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4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4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馀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46、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qiáng)。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qiáng)。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4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8、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

  49、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

  5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5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52、眾人皆有馀,而我獨(dú)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53、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5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55、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jiān)。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56、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57、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58、治人事天,莫若嗇。

  59、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60、俗人昭昭,我獨(dú)昏昏。俗人察察,我獨(dú)悶悶。

  61、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62、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63、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64、和大怨,必有余怨;報(bào)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65、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66、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67、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qiáng)天下。其事好遠(yuǎn)。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

  6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dòng)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6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0、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71、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72、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73、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

  74、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7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76、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77、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7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79、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80、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81、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8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yù)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83、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84、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85、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8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87、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88、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89、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xì);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xì)。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90、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qiáng)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91、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92、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93、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94、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dòng)善時(shí)。夫唯不爭,故無尤。

  95、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9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97、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98、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99、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10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01、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10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03、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104、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105、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106、強(qiá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107、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108、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109、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1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111、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2、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113、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14、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1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16、知足者富。

  117、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1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19、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20、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21、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2、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123、治大國,若烹小鮮。

  124、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12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26、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127、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2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29、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130、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老子的名言14

  1、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有關(guān)于月亮的經(jīng)典詩句

  3、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4、我愿意聽你罵我,也不愿意讓別的女人吻你。你的缺點(diǎn)充滿著那么強(qiáng)烈的魅力。我是夜,夜是該有月亮的!斞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

  6、我是一個(gè)在感到寂寞的時(shí)候就會(huì)仰望天空的小孩,望著那個(gè)大太陽,望著那個(gè)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滿淚水。

  7、花間一壺酒,獨(dú)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畎

  8、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9、你是我心中的太陽,可惜下雨了;你是我心中的月亮,可惜天陰了;你是天上的長娥落到人間,可惜臉先著地了。

  10、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jiān)強(qiáng)。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jiān)強(qiáng)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qiáng)則滅,木強(qiáng)則折。強(qiáng)大處下,柔弱處上。

  11、那種從早到晚,整天廝守的幸福,我受不了。我可以當(dāng)一個(gè)非常好的丈夫,只是要給我一個(gè)像月亮一般的`妻子,它將不是每天都在我的天空出現(xiàn)。6、對什么起誓都好,別要對月亮起誓——它其身不正,每隔十天就變換一個(gè)樣兒!畋倘A

  12、不見鄉(xiāng)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13、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shí)照我還。

  14、初生欲缺虛惆悵,未必圓時(shí)即有情。——李商隱

  15、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1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17、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18、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鸥

  19、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20、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bǔ)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bǔ)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1、有人跟我講明年造一架飛機(jī)可以直接開到月亮上,我說很好,你做出來我投資你。——馬云

  2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4、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25、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26、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27、共看明月應(yīng)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2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shí)!獜埦琵g

  29、浪漫是什么?是送花?雨中漫步?如果兩個(gè)人彼此傾心相愛,什么事都可以做,靜靜想對的感覺都會(huì)是浪漫的。否則,即使兩個(gè)人做到月亮上拍拖,也是感覺不到浪漫的!吆

  30、強(qiá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31、如果站在月亮的角度上看,它應(yīng)該何等驚奇。一個(gè)個(gè)從它身邊掠過的衛(wèi)星,居然不是一個(gè)更比一個(gè)先進(jìn)。

  3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34、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35、我愿意聽你罵我,也不愿意讓別的女人吻你。你的缺點(diǎn)充滿著那么強(qiáng)烈的魅力。我是夜,夜是該有月亮的。

  36、不要指著月亮起誓,它是變化無常的,每個(gè)月都盈虧圓缺;你要是指著它起誓,也許你的愛情也像它一樣的無常!勘葋

  37、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

  38、李白是喝醉了到河里撈月亮死的,這個(gè)死得很壯觀!×枞A

  39、明月幾時(shí)有?把酒問青天!K軾

  40、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gè)有月亮的晚上……我們也許沒趕上看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gè)紅黃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diǎn)凄涼!獜垚哿

  4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42、輪回的不只是人,整個(gè)世界都在輪回。我們看不見云了,不表示云消失了,是因?yàn)樵齐x開我們的視線;我們看不見月亮,不表示沒有月亮,而是它遠(yuǎn)行到背面去了;同樣的,我們的船一開動(dòng),兩岸的風(fēng)景就隨著移動(dòng),世界的一切也就這樣了。人的一生就像行船,出發(fā)、靠岸,船煴拘 是不變的,但岸熒硤 在變,風(fēng)景熅歷 就隨之不同了。——林清玄

  43、我是一個(gè)在感到寂寞的時(shí)候就會(huì)仰望天空的小孩,望著那個(gè)大太陽,望著那個(gè)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滿淚水!疵

  44、當(dāng)時(shí)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45、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K軾

  46、關(guān)于月亮經(jīng)典詩句

  4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48、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49、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5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51、明月幾時(shí)有?把酒問青天。

  52、星月的來由樹枝想去撕裂天空,卻只戳成了幾個(gè)微小的窟窿,他透出了天外的光亮,人們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煙囪煙囪猶如平地聳立起來的巨人,望著布滿燈火的大地,不斷地吸著煙卷,思索著一種誰也不知道的事情!櫝

  53、同來望月人何處?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

  54、共看明月應(yīng)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白居易

  55、秦時(shí)明月漢時(shí)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56、無知是智慧的黑夜,沒有月亮、沒有星星的黑夜!魅_

  57、星月的來由樹枝想去撕裂天空,卻只戳成了幾個(gè)微小的窟窿,他透出了天外的光亮,人們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煙囪煙囪猶如平地聳立起來的巨人,望著布滿燈火的大地,不斷地吸著煙卷,思索著一種誰也不知道的事情。

  58、松風(fēng)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老子的名言15

  1、柔弱勝剛強(qiáng)。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3、俗人昭昭,我獨(dú)昏昏。俗人察察,我獨(dú)悶悶。

  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5、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jiān)。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6、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7、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8、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9、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bǔ)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bǔ)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0、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的名言】相關(guān)文章:

老子的經(jīng)典名言11-14

老子的名言08-30

老子經(jīng)典名言09-28

老子的經(jīng)典名言04-17

老子的名言10-29

老子的名言01-06

老子的名言警句_老子的名言警句大全04-04

老子的名言名句10-01

(合集)老子經(jīng)典名言11-27

關(guān)于老子的名言12-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a级免费视频|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国产亚洲精|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日韩毛片免费| 日韩无码白| 欧美97色|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91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第|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98超碰在线观看|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免费看a级毛片| 日韩久草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亚洲午夜综合网|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中国毛片网| 国产精品微拍| 久久男人资源站| 青青操国产|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国产喷水视频|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先锋资源久久|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国产素人在线|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JIZZ亚洲国产|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伊人蕉久影院|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欧美啪啪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欧美性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屏| 91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国产中文|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